一、 什么是無觸點穩壓器
無觸點穩壓器,在整個變壓過程中,是通過變壓線圈的匝數,來改變輸出電壓值,而這一線圈的匝數差值在生產時均已通過精密計算,只待在工作中,SDP運算計量芯片取其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差值來決定變壓器線圈匝數線路來確保穩定的電壓輸出。
二、 什么是有觸點穩壓器
有觸點穩壓器,是通過碳刷頭改變壓線圈的位置而達到穩壓工作,而這一工作是在變壓線圈上不停的轉動,靠不同的接確點來改變電壓的取值,而電壓改變時,接確器轉動
三、 無觸點穩壓器的優點:
1 智能儀表顯示:數顯系統(顯示電壓、電流),清晰、準確、分辨率高,薄膜按鍵操作,安全可靠。(而碳刷式穩壓電源只是指針表指示,不清晰、準確。且只能指示電壓和電流。)
2 高速反應:當輸入電壓波動大、波動頻繁時,由于穩壓速度為10毫秒,只要是穩壓器的穩壓范圍足夠寬,輸出電壓都能一直保持在用戶所設置的穩壓值上,對任何生產設備及儀器,不產生電壓變化的影響。也不會出現過壓、欠壓跳旁路現象,所以不需要有等電壓正常后自動回到穩壓狀態的功能。(而碳刷式穩壓電源反應速度、穩壓速度慢,需要4到10秒鐘才能穩定輸出電壓。電網電壓波動大,波動頻繁,則根本起不了穩壓作用,還會讓用電設備燒壞。如:當輸入電壓一瞬間從220V降到150V時,下降了70V,輸出電壓就等于150V,遠遠低于安全電壓,所帶的設備如電腦、照明燈、空調、數字化控制設備等全都會停止工作,當輸入電壓一瞬間從150V回升到220V時,上升了70V,輸出電壓就等于290V了,這時所有的用電設備都會燒壞。)
3 無觸點穩壓器開機時不做補償功能,輸入多少電壓,輸出也是一樣的電壓,要開機后1秒鐘先檢測輸出電壓值后才做相應的補償穩壓,這樣就不會出現開機時輸出電壓過高或過低現象而把用電設備燒壞。(而碳刷穩壓器沒有這種功能,如果上次關機時輸入電壓很低,穩壓電源在升壓狀態,升的電壓值比較高,那么關機后還是一直保持這種狀態。當下一次開機時,輸入電壓有可能相對正常或者很高,加上穩壓電源所升的電壓,這時輸出電壓就會非常高而把用電設備全部燒壞。相反,上次關機時輸入電壓很高,穩壓電源在降壓狀態,降的電壓值很多,第二次開機后,輸入電壓很低時,輸出電壓就會更低,用電設備不能正常工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也容易壞。
4 過載能力強:可在額定負載條件下連續使用,且可承受10毫秒10倍電流,1分鐘3倍電流而不損壞本機。(而碳刷式穩壓電源不能長時間滿負載運行,由于穩壓電源帶負載后溫度升高,碳刷與環形變壓器又接觸面積小,碳刷與環形變壓器接觸面就會起火花,容易燒壞碳刷與環形變壓器。另外如電網電壓波動大,波動頻繁,電動機帶動碳刷來回擺動,所以碳刷很快磨損,需經常更換。)
5 無畸變:采用電流過零切換技術,在切換過程中無斷流,無產生浪涌電流,使波形無畸變。無觸點穩壓電源所用的隔離變壓器是隔離補償變壓器,就是主電路與補償回路是隔離的。這種電路的好處就是當補償電路的可控硅在電流過零點切換電壓檔位時,主電路的電壓,電流波形不會產生尖峰,斷流。而是一個標準的正弦波。
6 三相分調:每相電壓獨立穩壓,互不影響,穩壓精度高為±1%。且每相可單獨根據負載需要設定輸出電壓。如果把每相輸出電壓值設為相同時,三相輸出電壓不平衡度小于1%。(而碳刷式穩壓電源穩壓精度差,為±2%到±5%,又不能每相獨立穩壓,當輸入電壓三相不平衡時,輸出也不平衡。印刷機,數控車床,電腦鑼,線割機等。)
7 效率高、節能、環保,效率達到99%以上,體積小,方便運輸,放置時不多占地方。(而碳刷穩壓電源效率低,只有96%~98%,不能節能、環保。體積大,重量大,不方便運輸,放置時占大面積地方。)
8 安全可靠:設有過載、過壓、欠壓、缺相、短路、過熱保護、防雷和故障診斷等功能,能夠1~2秒鐘對負載起到保護作用。客戶能夠放心購買使用我公司產品。(而碳刷式穩壓電源就沒有這些功能,容易出現燒壞負載機器,引起火災,等問題。)
9 預置功能強:輸出電壓值、保護限值,穩壓精度,穩壓速度可以任意設定。
10 旁路功能,易維護:可在“穩壓”與“旁路直通供電”之間切換,方便有故障維修時使用。(而碳刷式穩壓電源沒有此功能,有故障需維修時只能斷電停機,就會擔誤生產,給客戶帶來損失。)
11 抗干擾能力強,控制線路板的供電,采樣,全都有高中低頻濾波電路,控制可控硅的驅動電路也是用光耦隔離輸出,能抗2000V以上的脈沖干擾信號。如電網電壓波形有尖峰,干擾信號,都能從容應對。(而碳刷式穩壓電源沒有此功能,電網電壓波形有尖峰,干擾信號時就不能正常穩壓,電壓或高或低,把負載燒壞。)
12 穩壓電源電壓用數字AD芯片采樣,如果輸入電壓波形矢真,所計算出來的電壓值都是有效值,不會影響輸出電壓變化。(而碳刷穩壓電源的電壓是用整流電路采樣,峰值采樣。當輸入電壓波形矢真后,輸出電壓就會升高或降低,矢真越嚴重,輸出電壓升高或降低 越嚴重,而使用電設備燒壞。)
上一篇:電源適配器價格差距的根本緣由